未来是人工智能的时代,是想象力经济和感受力经济的时代,也是一个人人都要大量阅读和写作的时代。然而,AI的阅读量远远超过我们,播报新闻的机器人、写诗的机器人已经诞生,那么,我们人类引以为傲的阅读和写作还有什么优势?人类真的不用担心被机器人淘汰吗?
文化制胜的时代来临 人工智能会淘汰人类吗?
5年前,我们曾经提出过一个概念:人类曾经经历武力制胜的时代,正在经历金融制胜的时代,未来将进入文化制胜的时代。在文化制胜的时代,人类将终结以强凌弱,代之以相互融合,并最终进入多元文化并进的和平幸福时代。
未来的世界将属于有文化的人。可惜的是,现在有知识没文化的人很多,真正有文化的人很少。
未来是文化制胜的时代,也是令人兴奋的人工智能时代!未来的机器人在知识层面超越我们已经没有悬念,而我们能超过它的机会,就是如何通过阅读和写作成为有文化的人。
年初,我和金子谦老师一起探讨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问题,发现我还在理论探索阶段,而她已经付诸行动。子谦老师告诉我,她有个朋友开发的机器人基金经理、机器人证券分析师、机器人股票分析师等处理金融信息的能力已经是人类的10-100倍,她亲自试验了其中一个机器人,结果惊人。有一个了解这种情况的金融专业大学生,放弃了热门的高薪实习机会,精心找了琉璃厂一家艺术画廊实习。
人类真的会被人工智能淘汰吗?有这样一个笑话: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后,因失业而患心理疾病的人数越来越多。忧国忧民的科学家开发了一款机器人,让它们为失业者主动介绍最符合他们能力的工作。在机器人的帮助下,失业率并未下降,失业者的心理疾病却加重了:因为聪明的机器人让他们认清了自己的价值。也就是说他们发现,自己虽然有知识、有学历,但是,和机器人相比,却没有价值。最后政府不得不建立了大量心理医院,没多久,就看到马路上、地铁里原来抱着手机看的人都抱着纸质书在看,原本空无一人的书店开始人满为患,失业率终于有所下降。
这个笑话告诉我们,人们最终找到了人工智能时代不被淘汰的办法,那就是——读好书。
人工智能和三类人
现代人是如何看待人工智能的?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三类人。
第一类人,是研究人工智能如何模仿甚至超越人类的,根据摩尔定律,这个速度将越来越惊人。第二类人,就是坚决地认为人工智能不可能有超过人类的那一天。南开的刘轩鸿老师曾经这样谈人工智能:他的中学老师当年对同学们讲,人工智能只要在围棋上赢不了人类,就算它再厉害,也比不上人。结果,2016年1月,谷歌的AlphaGo战胜韩国围棋曾经的王者李世石、中国围棋现阶段第一人柯洁,让人类第一次在智能上面对机器人开始心虚了。所以,那些因为对人工智能不了解或者不想了解的人,很容易轻言人工智能不可能超过人类。希望我们更多的人将来成为第三类人,就是非常清楚人工智能将会多么令人震撼,又有能力未雨绸缪,思考并实践人类如何才能超越人工智能,与人工智能幸福并存?进一步思索,人类如何借助人工智能,实现第二次飞跃性的进化!
第一次人类进化,我们没有看到,只能想象和推测。相信我们第三类人,能够见到人类的第二次伟大的进化,并成为我们也许现在无法想象的超级人类。
前面提到的那位去艺术画廊实习的金融毕业生,显然是属于目前罕见的第三类人,身处金融制胜的时代,能在诱惑面前如此清醒,是因为他属于第三类人,了解机器人一定会很快将他淘汰,提前重启新的职业规划。
成为第三类人,不一定非要在职业上进行彻底颠覆。更实际的是,如何从最基本的阅读和写作起步?人类第二次进化,首先要从文化上进化。而未来要成为一个真正有文化的人,首先要解决:阅读和写作的目的是什么?阅读和写作的内容又是什么?
重塑阅读和写作的目的——为了幸福
曾经我们为了学历而读写,为了工作和绩效而读写……从现在开始,我们要为了幸福而读写。为什么以幸福为目的呢?因为人工智能是基于知识来超越我们的,而我们是将基于幸福,超越他们的。
然而,很多人大量阅读,才华横溢,但是,却不幸福。为什么人类越来越不容易感受到幸福了?
不容易感受到幸福,不是丢脸的事,也不是我们自己或者周围人独有的问题,这是世界性的普遍问题。2012年第66届联合国大会宣布,人类21世纪面临最伟大的生存挑战,不是饥饿、污染、战争,也不是瘟疫,造成人类伤亡人数最大的生活事件就是我们的幸福感偏低。这个问题越来越重要,因此,联合国把每年的3月20日定为国际幸福日。关于幸福人们存在着各种不同观点,清华大学彭凯平教授认为:幸福就是有意义的快乐,所以,它和快乐并不完全相等。
我们稍微用心观察就会发现,很多社会悲剧事件,背后的起因并不是有人会饿死、病死,而是有人幸福感偏低。
人会在温饱满足的情况下,觉得不幸福,甚至痛苦,这说明我们不是满足享受的低级动物。这时候,我们有三条路可以走,第一,知足者常乐。这是很多人的理想,并不是事实。先哲曾说过,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满足温饱,不思进取,就像小鸟一样,几乎没有进化,不进化就必然会退化。第二,不知足,不快乐,因为自己痛苦,就不希望他人快乐,很容易变成一个坏人,那样的存在还不如一只小鸟对人更有意义。人们总认为自己一定不会变成坏人,只有别人才会成为坏人,老师总是叮嘱学生小心坏人,这确实非常重要。不过,我们更需要提醒学生和家长的是:比提防坏人更重要的是,不要让自己变成坏人。一个不幸福的人,一个幸福感偏低的人,会一不小心变成连自己都讨厌的坏人。第三,明白动物不会在温饱满足的情况下痛苦,只有人才会这样,这种痛苦是人性所致,是在逼迫人类明白小富即安不是终点,必须继续进化,没有选择。
因此,如果我们不幸福,学历再高,工作再好,也没有意义。与其为了学历而读写,不如为了幸福而读写。哈佛医学院花了75年时间研究发现,幸福感强的人,学业更好,收入也更高。科学证明,那些认为学业好才能带来幸福的人,他们错了,实际上,幸福才能学业好。
未来,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一定要以幸福为目的,否则,很可能辛苦阅读写作几十年,不如什么都不做。
阅读科学艺术古文化,提升想象力和感受力
在浩渺的知识海洋中,应该如何选择方向,才能实现幸福阅读呢?认为自己有价值的人,才会感到幸福,那么,哪些能力会让未来的人类更有价值?
我们曾经在文章中分析,为了不在未来被淘汰,人类需要提升想象力和感受力,而这两种能力的思维源泉来自——科学艺术古文化。
英国当代著名哲学家约翰·格雷(John Gray)曾说:“科学之外,进步不过是一个神话。”
科学史专家霍根在《科学的终结:用科学究竟可以将这个世界解释到何种程度》一书中提出质疑,为什么人类已经很多年没有DNA这样伟大的发现了?科学是否要终结了?人类只能做技术革新这样的事情了吗?
我们发现一个书中没有提到的重要原因,就是现在的科学家没有爱因斯坦和霍金那么强烈的幸福感了。幸福感越强,前进的力量就会越大。爱因斯坦就是因为心中充满了福流,才会产生超级力量,预言引力波。霍金也是因为福流,而多活了50多年,并且发现了黑洞现象。爱因斯坦因为光电效应而获诺贝尔奖,但是,让他真正成名的是那些最富有想象力的科学猜想,霍金终身未获诺贝尔奖,但是,他的超级想象力让他成为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科学家。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一位教授做过这样的实验。要求他的一些学生定期去参观艺术展,阅读艺术类图书,结果发现他们做眼科手术的质量和成功率都比其他学生高。
著名艺术家丁绍光先生讲:有感受力的人坏不到哪里去!他认为,人工智能时代,艺术会让人类看到希望,助力发展人类的感受力与想象力。丁绍光先生的画,被日本癌症中心作为辅助治疗。注重创新力的国家,你会发现那里的人民特别喜欢抽象画,因为抽象画会启发人的想象力。
越古老的文化,越能启发我们的想象力和感受力,例如《山海经》《黄帝内经》……我们的文言文是迄今为止,几乎唯一一种持续几千年原意不变的文体,其他文体,每过一段时间,文章的意思就会改变。现代拉丁文和古拉丁文的意义已经很不相同;每过一段时间,同样的白话文,意义已经不同。而数千年之后,我们阅读文言文,仍然能穿越时空一般与原作者面对面无障碍交流。
我们对文言文阅读,做过一个很有趣的实验,让那些不喜欢文科的理科生,阅读一段有一定故事和哲理的文言文,要求是不能查阅生僻字的解释,结果发现95%的人,在读四五遍的时候,就忽然能读懂了。而这些以前他们都是在查阅字词解释的情况下才能读懂的。所以,我建议读文言文,最好直接读,读过多遍读懂之后,再去记忆那些字词的解释。这对提升想象力和感受力非常有用。当然,在大量阅读文言文之后,如果能开展文言文的写作,就更好了。
和别人一样的这部分要成长,和别人不一样的部分也要成长
我们每个人都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和别人一样的,另一部分是和别人不一样的。
有科学家预言,不远的未来,我们从一岁到博士毕业所需要的所有知识,植入芯片后,不到四分钟全都学会了。那时候,人和人之间,相同的部分变得非常之巨大,那么,不同的部分如果不能同时成长,出现任何怪事都有可能。所以,我们要在独立阅读和写作的时候,思考如何和别人不一样。毫无疑问,一样的部分在学校学习的时候,可以得到很好的发展。
例如,如果我们喜欢诗歌。可以和别人一样,读课本上的诗,北岛的诗,普希金的诗歌,等等。也可以和别人不一样,你可以去读瑞典的诺贝尔获奖诗人特朗斯特罗姆的诗。他的诗能增加你的想象力。可以读他的《果戈理》这首诗,一共有四五种翻译,可以去了解其他人喜欢的翻译,找出自己喜欢的翻译,问一问为什么?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可以提升我们的感受力。
人工智能时代,也是创新的时代,我们要努力和其他人不一样,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才有可能发展那些和人工智能不一样的能力。而这是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存在的重要理由。
要创新创作,不要模仿和抄袭
在现代社会,创新将会使你出类拔萃。在未来社会,创新会成为人类的生存本能。
大部分人无法创新是因为他们的想象力从13岁就开始逐渐下降,在成年后他们又以生存和轻松挣钱为由,不断模仿和抄袭。但是,这样下去,未来他们的日子会很难过。未来模仿和抄袭,不仅仅会受到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更会严重影响个人的生存机会。
信息技术让人们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和知识付费轻松学到大量新知识,这种学习习惯如同饮鸩止渴,短期内知识更新很快,但同时会很容易被错误信息误导不能自拔。
未来分辨信息的能力,会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缺乏科学艺术古文化的熏陶,乱学知识,很有可能越学越糟。乱学之后的乱写,更是会给社会带来不良的心潮云涌。未来学习更容易,写作很轻松,这会产生难以想象的阅读和写作隐患,这些隐患难以发现,发现后难以消解,人们的思维模式更是会随着错误的阅读和写作瞬息万变,难以管理,治理。因此,有分辨能力的阅读和和有责任感的写作是未来教育长期面临的重大问题。
总体来说,我们要对未来有美好期待,更要有足够的敬畏。希望未来不被人工智能淘汰,最重要的是,要和人工智能不一样,这是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基本存在法则。所以,我们要有想象力,感受力,而不仅仅是有高智商高情商;我们的人生目的是幸福,而不仅仅是生存;我们要有文化,而不仅仅是有知识……
幸福,想象力,感受力,文化,具备这四个维度,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足以让我们和人工智能完全不同,这是我们当代阅读和写作的重要方向,任何偏离这个方向的阅读和写作,对于我们人类都是在铤而走险。(张立红)